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钟灵街50号

  • 邮编

    210014

  • 电话

    025-8439036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大豆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育种技术”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作者:陈华涛

近日,我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美政府间重点专项“大豆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育种技术”(2018YFE0112200)顺利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高品质大豆品种缺乏是制约大豆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问题,我国和美国均面临优质大豆品种创新精准育种技术挑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港澳台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共同开展大豆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育种技术合作研究,取得显著成果。项目负责人陈华涛研究员就项目基本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及成效、国际合作、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实施等方面,向专家组进行详细汇报并接受10名技术专家和4名财务专家的质询和讨论,形成项目绩效评价意见。项目成果发表了第一标注论文 7 篇、授权发明专利 2 项,获软件著作权 3 件,制定标准 1 项。国际合作成效良好;培养了 7 名硕博研究生。对照项目任务书目标和考核指标,本项目完成了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本项目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大豆种质资源,建立大豆微核心种质库,构建大豆自然群体高密度物理图谱,对该代表性大豆自然群体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解析,确定了大豆材料的来源、系统分类和品系特性等信息,同时进行选择性清除区域分析,确定了大豆进化和遗传改良过程中受到选择的基因区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蛋白含量等性状进行遗传变异解析,研发了可以用于大豆蛋白遗传改良的KASP分子标记,该标记可以实现蛋白含量提升2个百分点,成效显著。联合多组学分析方法,解析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品质性状建成分子机制。在大豆蛋白质和油酸含量等品质性状的分子育种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定向、高效创制了高蛋白大豆、高油酸大豆等新种质一批。在大豆蛋白质方面,利用研发的分子育种技术创制蛋白含量高达49%以上的大豆新材料;在大豆油酸方面,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创制了油酸含量81.4%的高油酸大豆新品系,是目前主栽大豆品种的4倍。创制的高蛋白、高油酸大豆新品系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将对我国特用型大豆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图1 基于KASP的高蛋白大豆分子育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