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成为基层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如何让乡镇变美、变强、变富,是摆在基层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秋末冬初之际,本报记者来到宿豫区大兴镇,见证了大兴镇依靠栝楼产业,实现产业强镇富民的热火朝天场面。大兴镇位于江苏北部地区的宿迁市宿豫区,长期以来全镇农业以一稻一麦种植为主,种植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2017年以来,镇党委积极贯彻践行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精神以及全市开展的“支部领头调结构”活动,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质态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通过遴选主导产业、资金扶持、促土地集中、搞帮办服务,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在宿迁广袤田野上谱写了一首强镇富民之歌。
因地制宜,选准全镇结构调整农业主导产业
镇党委积极作为,2017年多次带领各村居党组织书记奔赴安徽、山东、浙江等地考察高效农业的发展和经验,结合宿迁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特点,并经过多方论证,选择了栝楼作为全镇结构调整主导产业。栝楼别称瓜蒌、药瓜、吊瓜等,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藤本植物,果实、 种子、 果皮及根( 天花粉)均可入药, 有润肺化痰, 散结润肠; 冠心病、 心绞痛、 艾滋病及癌症等功效,同时栝楼籽炒制后可作为休闲食品,市场开发前景看好。栝楼适应性广, 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且一年种植多年收益, 当年种植当年收益。同时产品耐储藏、 耐运输且产业链长, 效益稳定。大兴镇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特别是老黄河冲积的沙淤土壤,非常适合栝楼的生长和栽培,且品质优良。至2021年,全镇栝楼种植面积达一万三千余亩,亩均效益达1万元以上。彻底改变大兴镇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格局。
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结构
镇党委组织人员对栝楼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规划区域范围为以325省道为轴心向两侧辐射,东至与泗阳交界处为界、西至双茶棚村马河,涉及7个村(社区)。以栝楼种植为主导产业,规划新发展种植栝楼(含烘干、加工)类家庭农场32个。生产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以栝楼优良品种为主,种养殖结合,优化种植环境,促使栝楼产业绿色高效,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到2025年,力争栝楼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产值及综合效益达到5亿元以上。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多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以栝楼产业为辐射点,着力打造栝楼风光带、栝楼文化街等一批颇具农业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农业示范区。
党建引领,产业规模和带动作用凸显优势
以全市开展的“支部领头调结构”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村居党组织书记在强村富民中的“领头雁”作用,通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逐步建成了“两纵三横”的宿豫栝楼产业带。沿325省道、宿泗路、致富路、新大线,形成瓜蒌种植“连点成线”的现代农业产业带,种植成方连片栝楼10000余亩,推动大兴栝楼产业园建设;运用系统化思维,在不占用农田的前提下,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栝楼3000余亩,大力推进“庭院栝楼产业”,开创了高效农业发展、镇村环境整治、精准扶贫、富民增收“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模式,实现产业的多功能性,助推全镇栝楼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产业带动能力强,一是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种植栝楼三年平均每亩收益基本保持44550元,农户家庭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可收获干果皮和果仁进行销售,每亩平均年收益最高可达14850元。当前全镇产值超过2亿,带动农民增收3500万。二是产业带动农民就业能力强。通过产业规模经营和庭院经济两种生产经营方式,带动农民6000人从事栝楼生产,同时,通过深加工厂房带动非农就业50人以上。三是产业富民强村能力强。大兴镇整合原来的启宇、陈洼、同心、逸奇、新新、桃元6个村(居)省财政扶持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补助资金,采取每个村集体入股50万元,合计300万元入股到宿迁市兴呱呱瓜子有限公司,实现年利润约150万元,每年为6个村居带来超4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四是产业带动土地流转能力强。各村通过栝楼产业带动土地流转,每年提供管理服务可增收超4万元。
科技赋能,引领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在发展初期,镇党委就非常注重农业科技力量,几任江苏省农科院挂职干部邀请相关专家对高效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同时积极带队到后方单位、安徽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进行考察学习,引进栝楼栽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升栽培技术和促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更是进入了深层次合作阶段,镇政府与江苏省农科院共建栝楼产业研究院,针对栝楼产业发展中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匮乏,以及在栽培种出现的品种退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建立了栝楼脱毒苗繁育中心,成功研发了栝楼组培技术体系。引进一批省内外栝楼资源,通过杂交后系统选育已初步筛选出部分优异品系。2019年申报获批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申报获批了国家产业强镇项目。同时产业研究院还积极对接江南大学等国内相关研究单位,在产业链延长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控制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和共同研发。在全省率先出台《栝楼种植技术标准》,规范栝楼栽培技术规程、栝楼籽炒货工艺流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有机肥料、栝楼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等。制定废旧农膜、农药袋回收制度,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确保农药的残留符合绿色农产品的标准。
模式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全镇以栝楼产业发展为核心,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已初步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一是形成“种+产+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宿迁市兴呱呱瓜子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在大兴镇陈洼村、宿泗路路南,建成了占地面积46亩的栝楼籽加工基地和栝楼集群服务中心。其中栝楼籽生产加工厂房2100平方米,冷库200平方米2个,烘干房6间,建筑面积5000平米仓储及烘干房均建成投入使用。配套10台全自动炒货机、包装机、筛选机等机器设备,年可炒制栝楼籽1000吨以上。二是形成“休闲农业+电商+城乡融合”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栝楼产业采用“生籽”“熟籽”及“线下”“线上”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与批发市场、超市、“来伊份”等供应商加强合作;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和网络直播,开展不同形式的销售推广。三是注重品牌建设,通过举行节庆活动和商标注册与推广,逐渐提升大兴栝楼的知名度和和品牌影响力。2017年大兴镇举办“栝楼王”评比活动,初步确立了大兴栝楼的品牌影响力。2018年,大兴镇完成“兴呱呱”瓜子国家级商标注册,被誉为“全国栝楼第一镇”。同年,大兴镇在刚建成的“小镇客厅”隆重举行首届栝楼节,吸引了全镇2400多名党员干部、农户代表和游客参加,大大提高了大兴栝楼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四是栝楼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结合栝楼产业发展契机,依托宿豫区 “2+2+1”模式和镇村建设“1+10”工程,将大兴镇打造为环境优美,美丽宜居的新型城镇。
《人民日报》链接: http://www.rmsznet.com/video/d29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