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15日,经作所药食同源作物创新团队、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山药苏北试验站一行4人赴盐城市东台、大丰以及泰州市兴化等地开展特色中药材生产调研活动。盐城市乡村振兴科技镇长团、盐城市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大丰区人民政府、大丰区农业农村局、大丰区林场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东台市新街镇,调研小组先后走访了贝母种植基地、南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加工现场,细致了解东台贝母的种植技术、价格走势、销售渠道与加工方法;针对现场提出的病虫草害防治、连作障碍治理、品种提纯复壮等技术问题,调研小组分别给予指导和建议。在大丰区林场,调研小组参观考察了林场盐碱地利用情况和林下芍药、牡丹、石蒜等药用植物种植现状,众人就盐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沿海滩涂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林下中药材种植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兴化垛田街道,调研小组分别探访芳香多用途作物莳萝、“兴化香葱”种植田块。本次调研中,政、企、研三方达成了利用技术创新、院地合作模式,建立大丰滩涂地区中药材生产种植体系,打造精品品牌,树立发展典型的共同愿景。张培通研究员梳理了“兴化香葱”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性提出加快地方特色经济作物品种改良思路和工作建议,得到兴化市种子管理站及垛田街道相关负责人的认可;双方就合作开展“兴化香葱”品种提纯复壮、推动“兴化龙香芋”脱毒扩繁体系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推动了团队与地方政企部门的多方合作,让团队科研骨干了解到江苏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增强了信心,为团队拓展科技创新新领域指明了方向。团队将继续深入基层,深化调研工作,摸清我省地方中药材等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厘清江苏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为江苏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